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边界协同发展是新课题。四川省万源市白果镇与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以党建为引领,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在川渝交界的大巴山深处,用一条“红色纽带”串联起两地发展,为山乡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被誉为“一线天”的扁桶峡,峡谷两侧岩壁陡峭,溪水潺潺。曾经无人问津的“两不管”地带,随着边界联盟综合治理中心的建立,成为连接川渝两地的“红色枢纽”。![]()
中共扁桶峡边界区域联合党支部书记罗兴万:我们一个月联合开展一次环境整治、森林防灭火、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比如在边界土地纠纷化解过后,得到了群众认可。 党建破壁,从“各自为战”到“联合作战”。2025年,两地创新成立首个跨省市功能型党支部,下设联合调解委员会和党员先锋岗。通过搭建“同坐一条板凳”的调解平台,累计化解林地纠纷13起,推动旅游规划落地,显著提升治理效能。 万源市白果镇龙本垭村村民朱加才:现在成了这个联盟,大家联合在一起了,意思是说要团结、要和谐,给我们这个地方是带来福音。![]()
在扁桶峡旅游开发现场,工人们正铺设生态步道。两地整合独特自然风光,投资千万元打造露营基地和瀑布观光区,预计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依托“边界联盟”,两地还共建商贸集市,促进城口茶叶、万源红豆腐等特产销售。 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副乡长施建成:我们将支部建在了我们的产业阵地上,建在了我们的市场主体上,建在了我们的田间地头,延伸我们在处理基层矛盾纠纷的触角,能更好地为我们群众服好务,为我们的市场主体服好务,为我们的两地经济发展服好务。 一峡跨两省,党建促共赢。白果镇与沿河乡的实践证明,打破“边界”思维,才能释放“1+1>2”的倍增效应。 万源市白果镇党委副书记张松:通过组织共建、事务共商、资源共用,我们成功破解了旅游开发中的土地纠纷、产业同质化等难题。两地不仅共享招商信息、共推文旅项目,还建立了人才培养机制。今年联合引进了扁桶峡旅游项目建设成功后,可带动两个乡镇村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组织强引领、群众得实惠。 来源:达州融媒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