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首届十佳“清廉达州好家规”展播⑩——万源市巴蜀邓氏族规家训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日前,由市纪委机关与市委宣传部、市妇联联合组织开展的首届“清廉达州好家规”评选活动落下帷幕。即日起,对评选出的十佳“清廉达州好家规”故事进行展播,供大家交流学习。让我们一起品读身边的家风故事,共同涵养清廉好家风。
  万源市巴蜀邓氏族规家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胞吾胞以及人之胞,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择师友以便效仿,敬职业以安生理,尚勤俭以惜财用,毋非为以全端正,绝赌博以保根基,常祭祀以兴孝思,珍族谱以绵久远。
  “不勤无以开财之源,不俭无以节财之流”……达州万源邓氏家族第十代人邓金德指着族规家训内容告诉记者:“祖先告诉我们要守住勤俭持家的本分,不摆阔气、不铺张浪费、精打细算,用好一分一毫。”
  邓氏家族起源于殷商时期,封地于今河南省商丘市,之后封季父曼于邓,建立邓国,至今已绵延数千年。达州万源邓氏一脉,系湖广填四川迁入万源,自此以八台镇布袋溪村为祖居地,开始繁衍生息。
  族谱是“根”历尽艰辛也要整理好
  2011年,从万源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岗位退休的邓金德闲了下来。他终于有时间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把散佚的邓氏家风家规整理出来,来敬仰祖先、以飨子孙。
  从事党史研究工作多年的邓金德,明白家规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不跋山涉水、寻根问祖,家谱内容难免会有漏编、失实和错误之处。于是,遍访全中国邓氏族人的大胆想法在邓金德脑中浮现。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儿孙后,不料竟遭到大家的劝阻,他们都认为退休了就该好好在家享受生活,花时间精力去做这些事情不值当。
  为说服家里人,邓金德语重心长对儿孙讲:“家风家规是家族的‘根’,如果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这个家族就没有兴旺发达的可能。家风正了,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便有了教诲和榜样,这样荫福子孙的事值得去做。”
  征得家里人同意后,邓金德便和老伴一起,跑遍湖南、广东、广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大半个中国,访查邓氏祠堂、坟园,查询相关城市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及谱牒等原始资料。
  编纂家谱涉及大量工作,邓金德积极动员家庭成员参与。从搜集族谱资料、校对错误、核定版式、征求意见、初审族谱到最终定稿。不管严寒酷暑,邓金德带着家人始终围绕编好族谱这件事转。最终,历经8年的时间,近30万字的《巴蜀鄧氏通谱》编撰完成。
  传承家“魂”做人做事须顶天立地
  “卑幼者不能犯其尊长,富贵者更宜怜惜困穷”“农者不得优游懒惰,商者不能花天酒地,士者不可贿赂败官”……最早流传下来的邓氏族谱足有上千字之多。如今,邓氏族谱兼收并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敬职业以安生理”“尚勤俭以惜财用”等10条族规家训。
  “这10句话就是我们邓氏家族的‘传家宝’,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于人于己问心无愧,自省自律、怀德向善、公而忘私,自己带好头、做表率,脚踏实地去付诸行动,推动族规家训世代相传。”邓金德说。
  “‘为官要忠于职守,廉洁奉公’,我的父亲经常教育我,要做一个秉义守正的人,不要去做什么贪赃枉法的事情。”小儿子邓淇牢记父亲的教诲,靠着这条家训兴家立业。
  作为万源市征储中心安置股股长,邓淇明白拆迁安置是群众的“心头事”,他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仔细倾听拆迁户诉求,耐心地摆道理、讲政策、化难题,主动帮助拆迁户解决安置等后续问题。
  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邓金德的侄女邓婷大学毕业后,考上了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我从家风家规中修得了一点点良好品性,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行得端、做得正,达到什么结果都要靠自己努力,努力了哪怕最后没有成功也不会后悔。”
  “父亲经常教育我,做生意要先学会做人做事,不管经商还是从政,都要讲究诚实诚信,以诚交友。买卖做得再好,也要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不以次充好,欺骗老百姓。”在邓金德大儿子邓凯看来,“用头脑和手脚创造价值,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家庭、社会作出贡献,这就是对家规家风的传承。”
  “抄不好家训、背不到家规,小时候是要挨手板的,邓氏子孙从小就接受老一辈人的家规家训教育。”在上海同济大学读书的邓金德孙子邓均深有感触的说。
  治学、齐家、兴业,崇礼敬廉,10条族规家训蕴含的是先人的处世哲理,每至细读,令人感慨万千……在万源邓氏族人中,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好家规,赛珍宝,要传承,丢不得。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
热门评论
  • 我是搬手 LV14 大学士
    2楼
    治家有方
    12-5 06:19 · 四川
    回复
打开凤凰山下APP,与楼主互动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山友圈
  • 早上要吃好

    玲玲00

    20
  • 分享了图片

    城南旧事N

    20
  • #城市印象#友友们.早上好。

    飞翔哥

    18
  • #今天签到你第几?#签到领红包

    dz天子哥

    18
  • 换新房顶过年啦! #每日新分享# #一起晒福利#

    想半天

    17
  • 上午好

    痴情贱男

    17
  • #今天签到你第几?#山友们:早上好!

    天苍苍

    16
  • #今天签到你第几?#

    曾国斌1314

    16
  • 勤劳是美德,善良受人尊。但不能一辈子都为别人而活,也要好好地疼爱自己。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烦躁不安,不要因为碰到一点困难就一蹶不振,不要因为跌倒一次就没有勇气站起来,不要因为没有贵人相助就失落失意。世上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只有靠自己救自己。

    ★四川省乡情会

    15
  • 2025年春节,为什么一点年味都没有了? 今年春节临近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气氛和往年完全不一样。街上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商场的促销活动也冷冷清清,朋友圈连炫耀年货的“战报”都没几条。这一切怎么看都有点诡异,甚至让人忍不住想问:大家都怎么了? 是突然悟了,不想过节了?是集体清醒,不再沉迷物质享受了?都不是,真相比你想象的残酷多了。 囊中羞涩+消费降级 别怪大家过年提不起劲,真不是不想花钱,是花不起。房价仍在高位、物价在涨,甚至连公交地铁费都在涨,但工资不动甚至下跌,年终奖缩水,个别公司还裁员。 今年春节,我听说的最多的不是“你买了什么?”而是“你省了多少?” 朋友圈也从炫年货变成炫省钱秘籍。去年有人晒进口红酒,今年有人晒“如何带全家花人均30吃年夜饭”的心得攻略。消费降级,不是选择,而是被迫。 年轻人攒钱买房买车,中年人要担心孩子的学费、补课费,老年人攒着养老金不敢乱花钱。大家精打细算,过个年已经是极限了,哪里还有余力搞什么仪式感? 年味变淡,焦虑变浓 春节不再只是团圆,更多的是一场“人情世故的期末考试”。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直击痛点: “工作找得怎么样了?现在挣多少?” “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要二胎?” “对象呢?什么时候带回来看看?” 这些问题犹如精准的洲际导弹,炸得人头皮发麻,心情暴躁。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宁愿留在出租屋里点外卖,也不愿回家面对那些扎心的问候。曾经团圆是年味的主旋律,现在焦虑成了主角。 压力太大,连过年都成了奢侈 过年,本该是辞旧迎新、辞辛苦迎喜庆。可如今呢?对许多人来说,春节只是一场让人疲惫的奔波。 从一线城市回老家,车票难抢不说,光是回去一趟的成本,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车票、礼物、压岁钱,这一套下来,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不是不想回,是回不起。 最扎心的是,过年竟然成了贫富差距的放大镜。有钱人晒五星酒店的豪华年夜饭,普通人只能买些菜在家做来凑合着吃。一桌年夜饭,有人吃的是仪式感,有人吃的是“凑合过”。 社会浮躁,幸福感被压垮了 以前过年是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现在过年是啥?比朋友圈!别人家海鲜刺身大波龙,我们家粗茶淡饭酸菜鱼;别人家是苹果16,我们家充话费送的手机;别人家孩子考上985,我们家就考了个——驾照!。 不说到底,这年过得越来越像一场考试,考家庭背景,考经济实力,还顺便考心理承受能力。房价、物价、教育、医疗,这些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现实,直接把春节从“欢乐的集体活动”变成了“年度的焦虑大会”。谁还敢过年啊?过不起,也过不下去。 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说实话,这年过成这样,确实挺糟心,但你能怎么办?哭吗?闹吗?要不写张申请表,让天降横财?醒醒吧,这就是生活!没钱的日子还是要过,焦虑的压力只能自己扛。 有人说:“穷,是一种磨炼。”磨炼个鬼!穷就是累,就是难,就是一边哭着一边硬撑。别指望什么“年味”了,那是有闲有钱的人的专属。 我们普通人,只能盯着眼前的小目标,慢慢熬。希望明年这时候,我们还能笑着说一句:今年,活得还行。

    笑聲蘊藏的記憶

    15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凤凰山下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