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少年成长关键需求,破解青春期教育难点,宣汉县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为指引,创新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资源,构建全域覆盖、精准施策、协同发力的育人新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保护伞”。    在宣汉县实验小学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课正在进行。县治安大队民警结合真实案例,向三年级学生讲解校园霸凌的识别要点与应对方法,鲜活的案例分析让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如今,这样由行业专业人士参与的“警校共建”课程,已成为学校常态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管理中,家长的参与让育人链条更加完整。在学校食堂,家委会代表化身食品安全监督员,仔细核查菜品留样情况、后厨卫生状况,逐一翻阅餐具消毒记录和食材采购凭证,以“沉浸式”监督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学生家长成晓梅:以这样的方式走进学校,可以详细了解娃娃的学习状态和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在学校,我们还要参与各种班级活动,可以增进与娃娃的沟通交流,让娃娃能够健康成长。    为深化家校共育效能,学校常态化开展“家长进校园”系列活动,从课堂旁听、教学评议到后勤监督,家长全方位参与校园管理,成为学校发展的“合伙人”,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频共振。    宣汉县实验小学团支部书记李欣:我们实验小学以“家长进校园”为纽带,邀请每一位家长成为校园的“合伙人”,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让家庭的温暖融入课堂,为学生营造积极、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家校共育实现双向奔赴。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宣汉县精准设计教育内容。相较于小学生的基础安全引导,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更侧重心理素养提升。在宣汉中学城关学校青少年成长中心,心理老师通过互动游戏引导学生认知情绪、管理情绪;隔壁的心理疏导室里,专业老师借助生物反馈系统,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精准疏导,有效缓解学习生活中的焦虑情绪。    宣汉中学城关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赵云: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易受外界影响,这对学生的学业和心理健康会带来负面效果。我们打造的青少年成长中心,通过科学专业的课程引导,用丰富有趣的活动去缓解释放压力,让学生能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    从单校实践到全域推进,宣汉县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县级统筹、多部门联动、家校社协同”的育人工作体系。近期举办的“护航青春”家校社协同育人交流会,汇聚60余位权威专家及400余名家长、社会代表共商育人良策。目前,教育、公安、妇联等多部门已形成合力,从校园安全守护、心理健康关爱、家庭教育指导等多维度发力,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协同育人共同体。    宣汉县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黄波:我们将持续推进家校共育工作,构建“1+N”家长学校体系,每个片区打造1所县级示范性家长学校并全县推广覆盖;依托王维舟纪念馆、巴山大峡谷等特色研学资源,开展沉浸式亲子实践体验活动;加强与县妇联、县关工委等多部门的联动,指导中小学常态化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持续办好“家教在线”栏目,全面提升家长育人能力,助力孩子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来源:达州融媒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