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十四五”以来,达州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以点带面推进全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从社区“惠民食堂”的热乎饭,到养老院“家庭式”的温馨照料,再到覆盖县乡村的三级服务网络,切实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 在达川区三里坪街道店子梁社区,每到饭点,“惠民食堂”都飘着饭菜香。这个惠及社区近4000名60岁以上老人的食堂,正是达州破解老年人“做饭难、就餐难”的生动实践。 达川区三里坪街道店子梁社区居民杜克林:这个惠民食堂确实为我们老年人做了很好的好事。这里一顿这么丰富的餐,素食、荤食都齐全,才给10块,确实太惠民了。 这家食堂的“惠民密码”,藏在多方合力的运营模式里:四川省电子商务学校免费提供场地,联创单位自筹资金装修,民政部门将其纳入民生实事点位补贴运营成本,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每天采购新鲜食材,确保“十菜一汤、5荤5素”的自助餐品质不打折。价格上更是凸显“惠民”:普通居民10元一餐,80-89岁老人、低保户、重度残疾人仅需5元,90岁及以上老人免费,晚餐统一12元。自今年9月投运以来,食堂日均接待70至200人次,成为社区老人的“幸福小食堂”。 达川区三里坪街道店子梁社区党委副书记王映:惠民食堂是我们服务一老一小的重要举措。后续我们将紧盯食材安全,优化菜品口味,把惠民食堂办得更合大家心意。 养老服务的暖流,不止在城市社区涌动。从城区向县域乡村延伸,达州正让不同地域的老人共享幸福晚年。在渠县,美福养老院将“家庭式养老”嵌入集中养老,让养老院变成了老人的“幸福港湾”。 住院老人廖忠强:养老院对我们老年人特别关心,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感到很高兴。 市民廖泽蓉:我爸爸年纪大了,我们后人也要上班,没人照顾。我把我爸爸交到这个养老院,真的是太放心了。 走进美福养老院的一室一厅套房,冰箱、豆浆机、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厕所完成适老化改造,硬件设施对标家庭生活场景;软件服务上,护理人员把老人当“爷爷奶奶”,陪他们做游戏、做手工,用日常陪伴传递温暖。 渠县美福养老院负责人李小辉:我们设施设备齐全,会定期跟老人互动做游戏、做手工。接下来,我们不断优化服务,以家庭式养老模式进行管理,为老人营造一个家庭的氛围。 从达川的社区食堂到渠县的家庭式养老院,一个个“小点位”正撑起达州全域养老的“大网络”。“十四五”期间,达州在城市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1家市级福利院、12家县级老年养护院,推动城区街道至少有1家养老综合体;在农村,将106个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成区域养老中心,由县级统一管理,打通农村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养老机构175家,床位2.25万余张,日间照料中心395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33个,入住老人1.1万名,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面成型。同时,达州推行养老机构“双十管理”,完成2.27万户适老化改造,建成43个老年助餐点,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9%,养老护理员超1000人,全方位保障老年人住得舒心、吃得放心、安全有保障。 来源:达州融媒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