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黑又怕摔!达州“暖心”路灯照亮回家路
以脚步丈量城市,迈双腿查看实情。在主城广大社区申报的基础上,市、区改革办与城市管理部门、社区一道,采取“白天+晚上”实地走访复核的方式,精准掌握城中村、城边村、老旧楼院通勤率高的便民路、便捷小道“有路无灯”情况,把灯“安”在居民的最需要处。
坚持“改革办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统筹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市级城管、电力部门与辖区综合执法部门、街道以及社区形成工作合力,解决电源接入、线路走向、灯杆或灯座设置位置等实际问题,“老大难”不再难。
坚持“联合行动、一线推进”,市城管执法局、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市电力集团公司以及达川区综合执法局、达州高新区建设和交通运输局组建工作专班,与辖区改革办、社区一道,克服今年7至8月份的酷暑天气,早施工、晚出动,因地制宜设置悬臂灯、杆式灯,设置一段验收一段照亮一片。
既要亮起来,更要亮得久。从“一盏灯”到“一片光”,微改革启动3个多月来成效明显,主城区已实施路段79条,安装路灯223盏,并全部纳入市政路灯管理。
通川区东城街道黄马湾路、原达县车队家属院周边、北翎路31至33号、滨江明珠与农贸市场之间通勤巷、莲湖美地与天玺莲湖之间通勤巷,达川区万福巷到盛世小区便民路、达州中学老校门上山路、137杨柳垭基地到升华广场便捷小道、达川区和祥街74号一带,达州高新区斌郎街道、河市镇等街边角落,居民夜间出行的照明问题妥妥地得到解决,按时开关灯,后续维护更换有了保障。
本帖最后由 小新的蜡笔 于 2025-10-22 10:0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