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达州主城区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四水归一”现象十分突出,导致在强降水期间部分路口无法满足泄洪要求,形成内涝现象。多年以来,那带着几分讥讽的“看海”,总是成为达城人民抹不去的尴尬,而从2023年以来,随着“内涝”专项治理的持续推进,“看海”一词也逐步成为过去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
10月16日,由达州市委网信办和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组织的“e赞达州V看城管”川渝网络名人大V采风活动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借助网络平台,充分展示达州在民生事业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特别是让社会全面了解达州市内涝治理情况,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发展信心、激发奋进力量,为“重振巴渠雄风、重塑大市荣光”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来自川渝两地近20名网络名人、大V组成的采风团,先后前往凤凰大道四季花城路口、金龙大道广电路口、万家河明渠治理段,通过实地参观、听取介绍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市在城市内涝治理方面的具体措施与实际成效。![]()
![]()
据达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达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内涝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广电大厦四季花城内涝点排水暗涵及明渠改造、广电大厦内涝点排水管网系统整治和四季花城内涝点排水管网系统整治。为彻底解决内涝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次治理采取的是内外并举的方式进行。其中,在内全面做好雨污分流,通过清淤及河道改造增大排水量,同时通过挖掘增加明渠深度;在外,通过增加雨篦子的形式增大地表排水量和排水速度。![]()
活动中,一行人通过实地查看、观看展板和听取讲解的形式见证了达州市内涝治理取得的良好效果,了解了达州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管理理念和在内涝治理中的经验做法。同时,大家还通过人民广场明渠的治理,了解到了达州市在消除黑臭水体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先进经验做法。![]()
家住广电花园、经常途经广电大厦十字路口和四季花城十字路口的杨先生,对于这两个点位内涝治理前后的感受最有发言权。他向记者表示,在2023年之前,只要有强降水,这两个点位就必然内涝,导致交通受阻、车辆被淹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他的经历中,车辆被堵和被淹的现象他都经历过。因此,只要在上下班期间出现强降水,他都会非常紧张,唯恐又在那里堵起。“自2023年两个点位完成内涝治理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内涝,看来这次治理效果非常成功!”杨先生感叹道。![]()
据了解,2023年以来,达州市大力实施“8+N”易涝点整治工程,整治广电大厦、四季花城、山水人家、华夏康年等8处易涝点,完成万家河、狮子河等12.6公里内河明渠暗涵整治,新增调蓄能力2.3万立方米。同时,达州市还以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为契机,开展老城区雨污分流,使小红旗桥等地“逢雨必涝”提升到小时强降水30毫米不内涝。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