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山那次叩问心灵的活动
●王中诠 任玲莉
一群大人与几个孩子非亲非故地在一起开展活动,按常理是不可能的,可近日达州市关工委青少年志愿服务团达川分团,在团长胡清刚精心组织下,市团副团长赵新春、王副秘书长、培训部部长谢姣姣、活动部副部长李建飞和分团部分志愿者共14人,带着达川区景市镇7名最大的13岁,最小的5岁困境儿童,在百节镇乌梅山开展一次特别有意义的读书、听故事、吃饭、分享活动,至今还叩问着我们的心灵……
那天上午,天气预报说有零星小雨,几个有车的志愿者装满志愿者和困境儿童向乌梅山平定寨驶去,因人多车少,胡清刚团长先从南外拉了几人到百节镇,让先到的车返回来接,自己又去景市镇装了几个孩子赶到平定寨下面的接待处。21名大小人员到后,一路有说有笑地到海拔900米高的平定寨走去。该寨是一座始建于公元1798年夏的古寨,坐北朝南,有木房七间,设台杆炮门、烽火台一个,原已毁坏现已修复。几位穿着粉红色衬衣的志愿者踏着高低错落石梯在前面走,几个背着小书包的孩子跟在身后,像一串被风吹动的风铃,叽叽喳喳地往平定寨方向走去。走在前面的是胡团、王副秘书长,志愿者谢老师,她包里装着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20多本书。到了平定寨里孩子们显得十分兴奋好奇,感觉从没有来过这么好玩的地方,有的爬炮楼,有的看地坝里存水的石凿水缸,有的跑到屋里东瞧瞧,西看看,没见过竖排,用线定的繁体古籍医书。当时我们心里直犯嘀咕:这些孩子的大人也许很少带他们到外面见世面,什么都感到好奇。
胡团走到学习室看有桌凳,可去开灯时才发现原来这里没有通电,里面光线很暗。好像老天爷也支持关爱困境孩子一样,突然阳光普照,王副秘书长就说,我们把桌子搬到外面坝子里光照好些,立即和胡团两人搬桌子,孩子们也争先巩后地搬凳子,搭好桌子和凳子,安排孩子们坐定后,谢老师拿10多本《全国少儿经典诵读教材》,还有多张塑封了的《学生立志文》和一本《二十四孝》故事书。她先为每个孩子发一张《学生立志文》说:“孩子们,我们先读一小时的书,有个王叔叔给你们带来好吃的颗颗香,你们要乖乖地读书,听讲故事好吗?”孩子们高兴地说齐声回答:“好!”。“孩子们看好《立志文》,我领念,你们跟着念,我们念三遍就听故事。”接着就是一片童声响起:“我立志,我发愿:我相信,我是一个对世界、对祖国、对大众有益的人;我相信,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是一个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完成老师交给我的学习任务的人……”谢老师领念三遍后问:“孩子们,你们相信自己能做到吗?”一个个孩子同时回答:“我们能做到!”这时,一个五岁男孩天真无邪,怯声声问:“我没有爸爸、妈妈,只有一个奶奶,有人爱我吗?”谢老师顿时眼眶红润地说:“有人爱你呀宝贝,除了你的亲人,还有像今天这些志愿者叔叔,阿姨们,他们都会爱你的!”小孩子满足地坐好。接谢老师着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故事《孝感动天》,舜是五帝之一,是瞽叟的儿子,非常孝顺父母。曾遭遇其父亲、继母、同父异母的弟弟恶毒阴害也不记恨,仍然对父母十分孝顺,对弟弟也很友爱。他孝行感动了上天,耕种时大象帮他拉犁,鸟儿帮他锄草。尧帝听说舜非常孝顺,便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并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上天子之位后,仍然对父母恭恭敬敬,封为诸侯。谢完后问孩子们舜这样做吃亏吗?孩子们齐心说:“不亏”。为什么不亏?孩子们都摇摇头,表示答不出。谢老师引导说:“孩子们,越是艰难险恶的环境,越能磨炼我们的意志和增加定力。虽然你们目前有困难,但要坚强起来,多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吗?”孩子们这才明白地点点头。
已退休的徐莉老师本在重庆市带孙子,听说分团要开展这次活动,专门抽出时间来带着两个帮扶的孩子参加活动。她讲了汉朝有个叫蔡顺的人从小就没了爹,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天灾人祸,生活十分艰难,母亲饿得身体非常虚弱。一天他去给母亲找吃吃,发现有颗桑树上结有紫黑和鲜红的桑葚。便找来两个篮子,把熟的和生的分别放,甜的给母亲吃,酸的给自己吃。摘够了桑葚往家走,遇到一群士兵问:“桑葚为啥要分开装啊?”蔡顺说:“长官,紫黑色的特别甜,要留给我年老体弱的母亲吃;鲜红色很酸我自己吃。我没什么好东西给母亲吃,只能让她吃点甜桑葚补补身子。”士兵们听了他的孝顺行为很感动,在这么难的日子里还处处想着母亲,真是个难得的好人。士兵们正好有一些剩的米和肉,他们商量后便把这些东西都送给蔡顺说:“你这么孝顺,这些东西你拿回去给你母亲补补身体,以后要是有困难,也可以来找我们。”蔡顺接过东西,感动得眼泪直流。带着这些东西回到家,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徐老师问:“孩子们,士兵们为何要给蔡顺米和肉吃?”孩了们七嘴八舌地说:“因为他孝敬妈妈。””孩子们回答得都很好,那我们今后要不要孝敬长辈?又是一片童声:“要”。“怎么孝顺老辈呢?”有的说“听爸爸、妈妈的话”,也有的说要听“爷爷、奶奶的话”,有个6岁孩子可怜巴巴地说;“我只有70多岁的外公、外婆,我要听他们的话,不要零食,不挑衣服。”多懂事的孩子,许多志愿者听得心里都十分酸楚......
随后一起读了《虞舜耕田》《仲由负米》《闵损芦衣》《曾参养志》《老莱班衣》几篇短小的经典后,王副秘书长把带来的颗颗香分给每个小朋友吃。
活动结束后,一起到蔡家坡农家乐,由志愿者出线,与孩子们一起共进午餐。每两志愿者中间坐着一个小朋友,用公筷给他们挟菜。由于饭菜可口,孩子们吃得很香。
有两个9岁的女孩主动为带他们来的志愿者阿姨打饭,也为他们挟菜,一桌人有说有笑,吃得津津有味。胡团长问他身边一个小孩子:“小朋友,今天的饭菜好吃吗?”小朋友放下筷子站起来认真地说:“叔叔,我以前很少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谢谢你们!”
吃完饭后,大家围在一起分享参加活动的感受。志愿者主要谈了带着孩子开展活动的感受,普遍认为:只要正确引导孩子,关爱他们,孩子们不但知道感恩,更会回报,如主动为叔叔阿姨打饭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孩子们更多地说,过去基本没人带他们出来玩过,他们玩的真高兴,学到了新知识,回到学校后还要给同学们分享。
座谈会完后返回时,孩子们都是依依不舍,有个7岁的小朋友拉着一位志愿者的手说:“我们好久又出来玩?”看着孩子们那期待的眼神,志愿者心里想,这些孩子多么需要生活在阳光下,生活在关爱之中,没有理由拒绝他们,只有哄着孩子们说:“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听大人的话,我们会经常带你们出来,与小伙伴一起开心地玩!”
离乌梅山越来越远,但陪着孩子们一起去看平安寨、听他们朗读声、感受孩子们童言无忌、朴实无华的真语,没有任何理由让不良环境污染他们的心灵,做好志愿者,将成为永不退却的责任,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没有什么誓言比这种愿望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