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官方建筑之一,象征着儒家文化的核心。在川东北地区,渠县文庙堪称保存最完好的文庙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访,感受它的历史底蕴与独特魅力。 渠县融媒记者李美黎:和平街93号,这里就是当地人嘴里的文脉根儿——渠县文庙。 渠县文庙,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至道光元年(1821年)修建完成,共历158年,建筑面积5771平方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渠县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肖仁杰:渠县文庙,它是作为清代官府的官制建筑,这个官制建筑一个是用来祭祀孔子,一个是当时政府官办学校的所在地,具有双重功能。那么在当时只要有县制以上的单位,它都要建文庙。 渠县融媒记者李美黎:每个地方都有一个文庙。![]()
渠县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肖仁杰:对,但是现在目前,川东北保存下来的文庙就非常非常少,而唯一保存完整的文庙应该就是渠县文庙了。 经过泮池,拾级而上,便来到渠县文庙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棂星门跟前。 渠县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肖仁杰:这个牌坊的高度有11米多高,相当于现在的三层楼的高度,这个柱子是一个整石,高度达到了将近9米,这就是这个牌坊选材之巨最直接的体现。在此外就是雕刻之精,我们从下面上来的时候您看到双凤朝阳的图案,那么您现在往这边再走,背面也是双凤朝阳,石头上的双面绣。所以说选材之巨、雕刻之精,绝川中之未有,这是渠县县志对它的评价。有这两句,所以说渠县文庙的棂星门牌坊才被称为蜀中牌坊之首。 渠县融媒记者李美黎:第1名呢? 渠县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肖仁杰:对啊,这个棂星门牌坊也就成了我们整个渠县文庙最具特色,最具代表的建筑。 1914年,法国诗人维克多色伽兰到访渠县,曾拍下了棂星门多个角度的照片。100多年过去,这座牌坊依然巍然屹立。 渠县融媒记者李美黎:肖馆长刚才听了您的介绍呀,我感觉咱们这个渠县文庙历史确实是非常的厚重,那如果说咱们是首次来到文庙的话,有没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呢? 渠县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肖仁杰:有,尤其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是文庙的主殿—大成殿。这个月台建筑作为大成殿建筑的一个构成部分,在整个建筑当中就是非常具有特殊性的,在别的地方很少见这种建筑形式。那么我们作为普通观众走到这里来呢?这些非常精彩的雕刻就容易忽略了。看到这个仙鹤了吗?修长、柔韧、有力,那么您看到它,是不是感觉活起来了? 渠县融媒记者李美黎:对对对,活灵活现的,栩栩如生。 渠县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肖仁杰:那您看这个葡萄的枝蔓层层往上走,这个松鼠等等。这些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所以说,渠县文庙中我个人认为,很多观众走到这里来最容易忽略就是这么精彩的图案,在你跟前你看不到,享受不到它带来的美。 每一任县令上任,都要维修文庙或祭祀孔子。而文庙,也早已融入渠县人的生活,成为精神的根脉。 渠县望江乡双盘村村民范德文:以前我在乡下住,在十几岁的时候,我下来听到说渠县有个文庙,我每次下来都要来里头来看,还有后来我就到外地去了,我每一年回来,都要到这里面看下,因为我喜欢这个文化。 渠县融媒记者李美黎:一座文庙,其实就是一部活的地方史。它的一砖一瓦记着读书人的梦想,一雕一刻藏着老祖宗的智慧。下次你来渠县,不妨来这里走一走——说不定,你也能从风里听出几百年前的琅琅书声。 来源:达州融媒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