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号角吹响以来,通川区锚定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核心目标,以通川经开区为核心战场,纵深推进“筑巢、引凤、护航”三大战略举措。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升级服务体系、壮大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奋力书写主城工业振兴新篇章。 走进通川经开区九州通川东北智慧煎药中心,智能化场景扑面而来: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系统接收各医院传输的处方,全自动煎药设备精准完成调配、煎煮、包装全过程,最终通过物流配送直达患者手中。这一项目不仅是通川区重点招商引资成果,更成为推动中医药服务现代化、便捷化的典型范例。 达州九州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录奎:九州通川东北智慧煎药中心是互联网+智慧中医药医共体项目,能够助力医疗机构落地紧密型医共体政策,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解决了制约医疗机构中医药发展中的“中药保管难、药房占地面积大、百姓取药不便捷”等诸多难题,让患者切身感受到“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实现百姓“看病、缴费、免费配送上门、全程追溯”的一体化服务。 在智能制造领域,通川经开区同样步伐坚定。聚智(达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全市首家氢能链主企业,其小型化氢能混合动力系统生产线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项目技术全球领先,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进一步助推通川抢占氢能产业制高点。 聚智(达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厂长熊树泉:我们核心主要是使用小型化氢能混合动力系统,这个是比较前沿的科技。项目建成,整个动力系统能达到20万套、整车3万辆,销售收入大概实现2个亿。 农产品加工是通川经开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在达州禾丰二期项目现场,智能化生产线已基本完成调试。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致力于高原牦牛精料补充料等创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有效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项目建成后,两期总年产值预计将达25亿元,实现税收1500万元,将为通川农产品及食品加工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达州禾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苟忠剑:今年从经营层面上来看,我们公司整体经营完成率已经超过60%,较去年同期实现21%的显著增长,发展势头良好。 从智慧中医药到氢能新质生产力,从传统农产品加工到智能化升级,通川经开区正以创新为引擎、以服务为基石,全力构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曾经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已跃升为工业总产值超321亿元、占全区工业比重92%的现代化产业高地。目前,园区已集聚企业37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2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先后获评“国家级品牌建设示范区”“省级绿色园区”等称号,跻身全国制造业区域品牌30强。 通川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陈超:我们将坚定落实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方案,扛实主城担当,着力追赶跨越。不断提升承载能力,加快项目推进,增强服务效能。持续深化“进千企、解万难、促发展”活动,进一步强化水、电、气、热等要素保障,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纳入“一站式”帮办服务,让企业发展更舒心。 来源:达州融媒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