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桥湾, 历史底蕴厚重的千年古镇

      桥湾,位于达州市达川区西部,东与米城乡、赵固镇接壤,南与石梯镇相连,西与石桥镇毗邻,北与虎让乡、堡子镇交界。巴河横贯全境,辖1个社区和9个村,区域面积64平方公里,2.4万人口。
      翻阅与桥湾有关的《隋书》、乾隆《直隶达州志》、民国《达县志》、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蒲孝荣编的《四川历代政区治地今释》和《四川省达县地名录》等数十部志书、资料,惊奇地发现:这里曾是州、郡、县和县属区治所,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历史底蕴厚重,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
               一、历史发展沿革
      桥湾,据1994年版《达县志》记载,汉朝在此建场。因相传鲁班在巴河拐弯处水下,架设伸向河心半截桥,故以桥、湾二字得名桥湾河。南北朝时期,桥湾地区行政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万荣郡和永康县的治所,唐朝高祖武德二年再升格为万州治所。从公元535年至1285年,桥湾一直是永穆县(永康县、永睦县)的治所,其间,也曾经是万州、万荣郡的治所。
      到了北宋元丰(1078—1085)时,桥湾河场升格为永康镇,成为永睦县以下一级稳定的基层行政与商业中心。清朝乾隆直隶达州时属垂虹乡。清朝嘉庆起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为达县垂虹乡桥湾河场。1933年红四方面军在此置乡苏维埃。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为桥湾乡,析西北境置万年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属区治所在西赵家场的第四区的桥湾镇。民国二十九年(1940)属达县第四指导区,名桥湾乡,万年乡并入。
      1950年,废保甲制,保改村,甲改组。桥湾乡属第十四区,区治桥湾河,全乡10个村(含滴河乡7村、石梯乡8村、福寿乡8村)。1952年2月民主建政,桥湾乡析西北境置滴河乡,析桥湾乡西境与石梯乡北境置税家乡。1955年4月,按区治所地名命名,第十四区改为桥湾区。1956年1月,撤固家乡并入桥湾、赵固乡,撤福寿乡并入桥湾、九福、石梯乡。1958年9月,实行政社合,改桥湾公社,10个村改为13个大队。1983年改革体制,改为桥湾乡。2004年滴河乡整体并入桥湾乡。2015年撤乡设镇,为桥湾镇。2007年,辖20个村、1个社区。今辖1个社区和9个村。
                 二、曾为州郡县区治所
      桥湾,曾为万州、万荣郡、永睦县及达县属所辖桥湾区的治所。在达州的历史上,实属不多见。这里,最早且同时设置的是永穆县的前身永康县和万荣郡。
      万州:唐朝高祖武德二年(619),在永穆县设置,唐朝太宗贞观元年(627),废万州,存续时间仅为8年。
万荣郡:南朝梁武帝大同(535—545)设置,隋朝文帝开皇三年(583),废万荣郡,存续时间38—48年。
      永睦县:南朝梁武帝大同(535—545)设置永康县。隋朝开皇十八年(598)改名永穆,属巴州;大业三年(607)属清化郡。唐朝高祖武德二年(619),析永穆县北境置恒丰县,县治在今通川区江陵镇;析永穆县西境置太平县,县治在达川区石桥镇。唐朝太宗贞观元年(627),撤太平、恒丰二县入永穆县;废万州,永穆县属通州。宋朝属达州,咸平二年(999)改名永睦。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废除永睦县。存续时间740至750年。称永睦(永穆)县名字,比叫达县名字的时间还长几十年。
      1994年版的《达县志》记载,永穆县城,位于桥湾河,县城有永睦寺遗址。《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南朝梁置永康县。隋改曰永穆。宋改曰永睦。元省。故治在今四川达县西北75里。《四川郡县志》(1936年)记:永穆县,治今达县西90里桥湾河。民国《达县志》云:古永穆县治在治西100里。
      桥湾区:1950年,达县共有十五个区,桥湾为第十四区,区治所桥湾河。1955年4月改为桥湾区。1956年1月,桥湾区与管村区合并为赵固区,区治迁赵固乡。1962年复置桥湾区。1984年6月区治所迁石梯乡石梯坎,改名石梯区。桥湾区先后存续时间28年。
                  三、史上重要人物
      桥湾,曾经人才辈出,声名显赫,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1.永睦名人。杨晨,字当时,永睦人。北宋宣和初年,他参加礼部考试得第一名。丞相赵鼎认为他有才华,推荐他去应试馆职,论湖北四川形势的先后缓急以及取秦地的策略,被选为秘书省正字,后来提升为工部员外郎,主管都督府的事宜,后又被选为兵部郎中。宋高宗亲自写诏书,让他去招抚西蜀。杨晨到达任上兴办有利的事情,消除有害的事情,严格执行皇帝的旨意,后又改为祠部左丞。当时文书堆积,杨晨执笔立刻就写好了。但凡是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决定,都由他来裁决,后来任命他为殿撰,负责撰写文献和参与决策。他请求回家乡侍奉亲人,于是出任夔州和利州的转运使,后又担任礼部侍郎。
      杨晨的兄长杨璟、弟弟杨早也都非常有成就,当时人称他们为“三杨”。
      李长祥在其《戛云亭记》中写道:宋朝时四川会元七人,其中内江五人,达州二人分别是杨晨、史元一。
      2.为官永睦。杨载,涪陵(今重庆市涪陵区)人,自幼在涪陵北岩习练武艺,深得点易派武术“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精髓,武术技艺随年龄增长而迅速提升。初为朝廷小吏。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侵。杨载毅然投身于主战派将领张浚门下,跟随张浚南征北战,抗击金兵。
      南宋绍兴五年(1135),杨载向丞相张浚请缨:带兵杀入敌营,手刃汉奸卖国贼刘豫。张浚深为杨载精忠报国之心所感动,予以应允。
      杨载带领10名勇士诈降到金国,收集了大量金兵和伪齐政权的情报,为张浚在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一带击败刘豫军队,建立了功勋。同时,杨载还实施反间计,让金国对刘豫大为不满,并最终将其废除。刘豫和伪齐政权被废除后,杨载本来还想留在金国继续潜伏。但此时,他带来的10名勇士已死了8人。他深感力量不足,于是返回南宋。
      张浚因杨载不惧生死、深入敌营收集情报的功劳,任命他为丞相府参军。张浚又把杨载的事迹上报朝廷,朝廷任命杨载为永睦县知县。杨载在任上秉公执法、惩办奸恶、奖励生产、体恤百姓,一向有清廉的政声。
      3.有功永睦。辛昂,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南北朝时期北周(即后周)天和初年,万荣郡郡民造反,攻打围困郡城,阻断山路,通州刺史辛昂招募通州、开州三千兵平定了造反。辛昂在担任通州刺史期间,以真心信义对待百姓,取得了当地彝族、獠人的爱戴。因为政绩突出,后迁升为骠骑大将军。居第一名与李适之、韩滉等10人入达州城名宦祠,受祭祀。
       4.“探花坟”主。民国《达县志》记载:“桥湾河场,为宋永睦废县遗址……中山寨有明李侍郎研斋墓”。李侍郎,实为南明兵部尚书李长祥(1610—1679年),字研斋,祖籍现达州市通川区老城。明末抗清英雄、政治家、文学家。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三甲进士,时人误以为中探花。李长祥在抗清斗争中,与郑成功、张煌言,屡仆屡起,抗节不挠。1650年,晋升为鲁王监国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赐尚方剑。抗清失败后,李长祥迁居毗陵(今江苏省常州市),建桃园草堂,命名天问阁,著《天问阁文集》并流传于世。死后,其子将灵柩从广东仁化丹霞山河头寨迁运回达州,安葬于桥湾镇钟山寨。
                   四、现有留存文物
      1.“探花坟”遗址和神道碑。“探花坟”遗址位于永睦村六组钟山寨下的半山腰,面积约一亩,墓已被毁,留有遗址。为避清朝追查,李长祥之子将死于广东仁化丹霞山河头寨的李长祥灵柩,通过巴河水路秘密运至桥湾钟山寨安葬。民间流传“48口棺材”障眼法的故事,以迷惑清廷。李长祥神道碑分布在钟山村一组刘家坝和三组。今存的三组神道碑,碑高210厘米,宽93厘米,厚21厘米;底座长147厘米,宽147厘米,高50厘米;碑中的字,长、宽各10厘米。因风化等原因,不能完全看出碑文。经过拓片和考究,碑正面正中大字记录了李长祥在南明(鲁王监国)时任兵部尚书(达州牌楼《李氏家谱》记述“碑的正面刻有‘兵部尚书智勇李公讳长祥志辉初号研斋正性之神道’”);背面正中的竖行大字,记录了李长祥在明朝中进士等有关情况。
      2.陈家岭遗址位于巴河以北、桥湾镇以东的永睦村三组、四组,现为耕地覆盖,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120米,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为后周至隋唐的巴人文化遗址,很有保护和发掘价值。系达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永穆寺残存。据有关资料介绍,永睦寺初建于南北朝时期,唐朝时扩建成九重大殿,北宋再扩成十二重殿,其南北长60余丈,东西宽20余丈。内有“三界”菩萨数千尊,关圣大佛高达三丈。窗户、楹台细缕精雕,门柱对联、匾额之题字,皆属全国一流。寺内壁画有上千幅,色彩鲜美,内容丰富,绘制了我国不少的古代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场景。“八大王”张献忠入川时,遭到焚烧,仅剩三殿。解放初被作为仓库,土改时将其分给僧人和贫下中农。今留有作民房之用的前后两栋不完整的房子、光滑而又破碎的院坝石块。
                   五、古诗及传说
      1.古代诗词。北宋末南宋初诗人张嵲(1096—1148),字巨山,湖北襄阳老河口人,官至中书舍人、实录院同修撰、衢州知州。绍兴二年(1132)夏,金兵入侵,奉母(死后葬达城北岩)入蜀,寓居于达州。他从达州至利州办公事,经过永睦县治所桥湾,作了《五月二十四日自达州至永睦县投宿废学即事书怀》《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将口香积院僧轩,东望甚远,满山皆松桧声》等诗,描写出桥湾优美的山水风光。其中《题永睦县高斋》诗:沓嶂宽围巴水通,登临眼界浩无穷。空蒙岚翠云烟外,明灭波光树影中。莫咏枫林伤极目,且依苹末挹雄风。中原十载人将尽,相见休嗟休转蓬。《宿永睦将口香积院满山皆松桧声》诗:云峯几万迭,何处见家山。此日无穷意,悠然独倚栏。万壑树色敛,松门已暮钟。故园肠断客,应与此时同。
       2.传说故事。桥湾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流传着美女赛羞、仙女撒网、猴子打鼓等多个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故事这里仅举几例。
     一是鲁班建桥传说。相传鲁班与徒弟赵巧约定一夜之间修建一座桥和一座粮仓,以一更动工、鸡鸣为限。赵巧负责修建万年仓(今滴河附近),鲁班负责修桥(今桥湾)。 赵巧见鲁班的桥即将合龙,恐自己输掉赌约,便提前到北岸山头学鸡叫。鲁班误以为天亮,停止施工,导致桥仅建好两个半截(即“桥湾”)。赵巧的仓仅立起四根石柱,后被深潭淹没,此地得名“万年仓”;鲁班扔汤圆打“鸡”形成的圆石称“汤圆石”,山头称“鸡公梁”,岩石孔洞称“石孔子”。
     二是修建县城传说。早先达县没有城,上头决定修一座县城。理想地点是铁山西面的桥湾和铁山东面的凤凰山下。谁都希望县城修在自己那里。在争持不下的情况下,上头决定以一升沙的重量来定址。一称重,东面州河的沙要比西面巴河的沙重三分之一。西边的人没办法,只得同意在东面州河边上建城。结果是东边的人偷偷把细铁砂掺进沙里。
      三是巴河三岛故事。 桥湾镇巴河中的三个岛被赋予拟人化故事。北岸岛(大中坝),形似胖丈夫,称之为丈夫岛,曾是水鸟栖息的麻柳林与牧场,1958年后因砍伐和修渠逐渐荒芜。南岸修长岛(小中坝),形如美女,称之为妻子岛,以砂石资源著称。孩子岛(龙盘石),最小的岛屿,形似胖小孩,由层叠板石构成,传说与赵巧的万年仓遗迹相关。因下游修建水电站,三岛常年淹没,仅枯水期可见。
                     六、资源十分丰富
      桥湾,不仅历史资源、文化资源不少,而且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
      1.比玉门还早发现石油。甘肃玉门,1939年8月发现石油,而桥湾却在1929年发现石油,早10年。据《达县市文史资料选辑》第二集杨慎予的《达县石油开采的早期情况》一文介绍,桥湾河抹油沟(有的叫税家槽麻油沟)有一水凼,时常浮起一层油珠,尤以清晨的油层最厚,附近的农民多年来就是在水凼中抹取油层用竹筒储藏,晚间用作点灯照明。但无人知晓是石油。待到1930年,时任达县教育局局长的周梦熊听说后,先实地查看,后带队再次考察,认定为石油,并将此情况上报,直接派人专程送到南京实业部。部里派一名德国采冶专家来达县现场测定,确定这里有石油。实业部为此拨专款向外国购买一台钻井机,又派一队钻探工作人员来达县,迅速在抹油沟附近建造十几排平房,作为施工场所。从1932年开始立架钻井,历时三年未钻出油来。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在甘肃玉门发现了大油田,国民政府急于开采,又无法再从国外购回钻井机,于是将达县的钻井机运往玉门。从此,再没有开采达县石油。桥湾发现石油,1933年7月28日《京报》以《蜀中遍地黄金 惜无人注意开发》为题、1934年10月13日《申报》以《川省发现巨量油矿》为题,先后进行报道,认为“藏油极旺,面积五十余华里。”
      2.巴河鱼鲜独具特色达县境内有两大河流,分别是州河(古称通川江)和巴河。民国《达县志》称,通川一水判南北,巴河一水判东西。通川江面广约三四十丈,浅滩漕口水厚尺余,上下揽载长不过二丈许。合川、重庆的大船,要等到涨洪水才能通航。巴河河面较通川江宽,曲折也大,舟楫之利,应不逊于州河。自北向南流经桥湾的巴河,古称北水,唐宋至清朝称巴水、巴江,民国始称巴河,全长约350公里,桥湾镇域河道长25.3公里。两岸土地肥沃,出产丰盛。特别是以巴河鱼制作的清煮鲢鱼、麻辣蒸鱼、面块黄鲴头等巴河鱼鲜,极具地方美食文化。
   (本文撰写,得到首都师范大学博导邓小军教授的帮助、指正,特致谢!)

本帖最后由 下岗职工 于 2025-9-4 09:10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
热门评论
  • 下岗职工 LV15 宰相 楼主
    2楼
    《达州晚报》9月4日第七版刊发,有删减。
    9-4 09:12 · 四川
    8 回复
  • 梦幻西游 LV14 大学士
    3楼
    作为桥湾镇隧洞村人,很自豪。
    9-4 10:19 · 四川
    5 回复
  • 下岗职工 LV15 宰相 楼主
    4楼
    巴河古县,山水桥湾!
    9-4 10:36 · 四川
    5 回复
打开凤凰山下 APP,查看全部21条评论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山友圈
  • 上午好

    痴情贱男

    15
  • #今天签到你第几?#

    弹道无痕

    14
  • #今天签到你第几?#山友们:早上好!

    天苍苍

    14
  • 大街上的不和谐音符 #每日新分享# #城市印象#

    想半天

    12
  • 观九三阅兵有感 ——————— 猎猎军旗映日红, 三军列阵气如虹。 战鹰呼啸惊寰宇, 铁甲奔腾震碧空。 八秩征程思旧事, 万千英烈建奇功。 和平正义金瓯固, 盛世中华唱大风。

    ★四川省乡情会

    12
  • #今天签到你第几?#

    曾国斌1314

    12
  • 晨起有清欢,日常有小暖。今天不慌不忙,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节奏。早安呀~

    冷陌

    12
  • 念奴娇·【观大阅兵】 金秋禹域,仰长街列阵,万方翘顾。铁甲轰雷惊地脉,鹰隼破穹穿雾。礼炮惊空,旌旗蔽日,浩气雄魂铸。回眸烽火,血痕深染疆土。 重器今显锋芒,寒光耀斗,锐势冲天去。银翼翻风云宇舞,新锐九天龙翥。潜舰擎涛,东风驭电,新质凝魂铸。金瓯城固,寰球同赞新赋。 ​

    ★四川省乡情会

    11
  • #每日新分享#

    曾国斌1314

    11
  • 又开始了,吵,杂,乱,严重影响市民出行,严重影响实体经济,严重影响创文!!!!

    Jison-松少

    10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凤凰山下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