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头 看
❤️大竹县石河镇 谢香兰
村委即村民委员会,就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的职责是多方面的,我的理解就是对内的和谐稳定,对外的经济发展,而我所做的更多的是对内的事务。
四年前,在村书记及上级领导的引荐下,来到了村委会工作。2020年至2023年春节,从人口普查到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过程中,真正让我们体会到生活中的困苦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真正看到了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时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精神正在传承,永不泯灭。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挺身而出,国家领导的正确领导,志愿者们的辛苦付出,普通民众的奋力抗击,无不展现出了人民群众与国家之间的生死存亡、患难与共——国泰才能民安。这种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必须发扬下去。
2023年春节后,无形的硝烟终于消散,希望的曙光普照大地,我们的工作也进入正轨。初步统计,从2021年至今,计生方面出生人口32人,死亡人口110人;残疾人证办理新增21人,独生子女奖扶新增办理116人,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675人。我们人民群众的稳定生活除了在外务工的收入,自食其力发展产业外,离不开国家政府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和照顾。各种政策的出台、宣传、落实,也离不开从上到下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各级领导和基层人员的付出。感恩党,感恩党的领导,感恩生在中国,长在达州。
人的一生最终落脚点是要回馈社会的。雷锋的名言里这样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力量从团结中来,智慧从劳动中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可能有人会问:问题太多,无从下手怎么办?伟人邓小平也曾说:读书可以解答你遇到的所有问题,因为知识就是力量。在人生的长河里,只有学以致用,去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才是我们读书的真正意义。
书到用时方恨少。通过学习很幸运拿到了社工证,村委社工按政策虽不能申请到国家的补贴,但在实践中已经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不仅完成了社工方面摸排的一位老人和两名儿童的个案工作(目前生活稳定,学习努力,家庭福利已经落实),还在本职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在入户孤寡老人、特困老人、残疾老人时,发现他们有的家里东西杂乱居住环境差、有的个人卫生饮食情况差,有的灯光昏暗存在安全隐患,还有的因为疾病困扰内心孤独无助,情感需要支持陪伴。根据他们的需求,我们进行了每月一次的入户探访服务。杨先进、张玉珍两位老人是特别扶助对象,年龄都是80多岁了,还种有庄稼,独生儿子因意外离世多年,儿媳跟后人带孩子住在异地。我们去了以后,首先帮他们把家庭卫生打扫了,物品归位摆放好,又陪他们聊天。老人说他还想让外孙女的孩子拿回来带,她有时间带,多么纯朴善良无私的老人啊!随时都在为后人着想,他们爱劳动,爱看书,目前两位老人身体健康,生活能力全自理;特困老人李三全、杨多玉,儿子因病死亡,女儿杳无音讯,房子破旧不堪。在村委及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在附近的马路边建了一个住所,还经营了一个临时小卖部。入户时跟她聊天,才发现耳朵听不见,只有跟他老伴沟通,并告诉了他办理残疾证的流程。听力二级残疾证办下来了,政策要求特困人员虽然不能新增补贴,但在2024年的辅助器具申领政策下,顺利地免费地申请到了一副助听器。老人开心极了,特别感动地说:“感谢国家的政策和人民的关怀,感谢有你们”;入户瘫痪在床的老人时,询问了她的身体情况并跟照料人讲述了如何进行康复护理的基本常识和注意事项……
残疾人相关的政策还有很多,比如:申请灵活就业、残疾人技能培训、残疾人辅具的发放,残疾人书籍的发放、残疾人从事保洁工作、残疾人无障碍改造等。
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是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因为有国家的照顾、政策的扶持,人民的关爱。他们是勤劳的、朴素的、善良的、可亲可敬的,因为他们这一辈子都是操劳的。老人群体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除了生活保障、生活照料、康复服务、精神慰藉,还有医疗服务和社会融入。希望生活在强大祖国之下的老人们,都能够得到国家政策的帮扶,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感恩这四年来的经历,它让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体会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不仅拓宽了心胸和眼界,还增强了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更提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我们付出的是行动,回馈的是一份积德行善的机会。是他们的一次次托举,才成就了我们勇往直前的底气,因为内心是开心的、快乐的、温暖的、丰盈的、坚定的。我们就是人民的儿女,你们有所呼,我们必有所应。
万丈高楼拔地起。要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持续稳步向前,村上工作虽不是万能,但是政策执行的最小单位。只有一如既往的以民心所向,坚持初心不忘使命,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才不愧于我们胸前的这枚徽章。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只有在回头看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继续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爱党爱国、敢担当爱付出的精神,继续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我们服务的宽度、厚度和温度,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一份特别的关注和被爱的力量。
农村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