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我们谈‘自己’ 五月的风裹挟着康乃馨的香气,当大多数母亲节活动还在歌颂“无私奉献”时,大耳朵早教中心与达州市家促会却选择了一场更走心的对话—— “妈妈,你是否还记得自己?” 5月9日-11日,三场名为《是妈妈,更是自己》的自我成长沙龙,在大耳朵早教中心三个校区的暖黄色灯光下悄然展开。没有套路式的育儿讲座,没有标准答案的“完美妈妈指南”,这里只有真实的情绪、被看见的疲惫,和蓬勃发芽的自我。![]()
情绪·内心的无声信使 情绪身心合一活动 “请用一个词形容你最近的状态……”随着轻柔的音乐,妈妈们闭眼深呼吸,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焦虑”“像陀螺”“像快没电的机器人”——这些词被写下的瞬间,场内的空气似乎微微震颤。 当一位妈妈轻声念出自己组合的句子:“这个暴躁的刺猬真可爱”,全场笑了,又红了眼眶。![]()
“情绪不是敌人,而是信使。”家促会杨老师分享道,“当我们给‘焦虑的老师’送上‘三天假期’,给‘暴躁的刺猬’送上‘勇气魔法棒’,其实是在温柔地对自己说:‘我看见你了,你可以焦虑,可以暴躁,也可以脆弱’。”![]()
拥抱不完美,是成为真实自己的必经之路! 那些绑住妈妈,隐形绳索’ “破除限制性信念束缚 “当孩子说不想上学,你第一反应是什么?”现场的回答五花八门:“他偷懒”“我失败了”“未来完蛋了”“肯定发生什么事情了”…… 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大家的答案却截然不同?家促会罗老师的发文引人深思。![]()
道理我都懂,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生活,而你却称之为命运。 萨提亚说:“每个人脑中都住着“大法官”。影响或束缚一个人的永远不是事情,而是你的执念。” 随后,一场震撼的“束缚体验”让所有人屏息——志愿者妈妈被蒙住眼睛、绑住手脚,耳边不断回响“不准”“不要”。当她颤抖着说出感受:“我好像……一直在用恐惧养孩子”,许多妈妈湿了眼眶。 “限制性信念像一件童年穿过的雨衣——它可能曾为你挡雨,但如今已不合身,甚至妨碍奔跑。承认它的历史价值,但不必永远穿着它。”![]()
家促会罗老师用这句话点破真相。那些“必须完美”“否则人生就完了”的执念,被逐一拆解、改写: "我绝对不可以对孩子发脾气。"→"我很重视负面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我可以学习如何向孩子表达真实情绪,而不是情绪化表达。""我不得不忍受这段关系。" → "我选择暂时留在这段关系中,同时探索改善或离开的可能。" 礼物·把自己还给自己 本次沙龙,我们共同完成了一场从'妈妈'到'自己'的旅程——我们看见了情绪背后的信号,解开了限制性信念的枷锁,也在彼此的眼中认出了那个既脆弱又闪耀的自己。 有作为妈妈辛劳,也有作为女性的光芒; 有当下的困惑,也有破茧的勇气。![]()
母亲节最好的礼物,不是被捧上神坛的'完美妈妈'称号,而是允许自己:可以疲惫,也可以充电;可以付出,也可以边界;可以爱孩子,也可以爱自己。 愿妳自在逐光,自由绽放 阿德勒说:“真正的自由,是有勇气被讨厌,也有能力爱自己。”![]()
请记住——当你开始为自己松绑,孩子才能学会飞翔;当你活出生命的舒展,家才会成为流动的港湾。 沙龙的尾声,妈妈们把手放在心口,三遍重复:“我值得被自己温柔以待。” 声音一次比一次响亮,像在唤醒沉睡已久的自己。![]()
家促会说: 母亲节的意义,不该是‘被捧上神坛’,而是‘被接回人间’。 我们想对每一位妈妈说: 你可以疲惫,也可以充电; 可以付出,也可以划清边界; 可以爱孩子,也可以理直气壮地爱自己。 因为母亲的角色,从来不是生命的全部—— 而是当你先成为自己,孩子才能学会如何活得丰盛。![]()
大耳朵说: 三场沙龙,无数个拥抱和眼泪。感谢家促会带来的深度疗愈,更感谢每一位勇敢的妈妈—— 你们展示的脆弱与力量,才是早教中心最想传递的‘早教’: 一个懂得自我关怀的母亲,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生命教材。![]()
活动结束了,但“是妈妈,更是自己”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大耳朵早教中心与家促会,愿继续做这份觉醒的守护者—— 因为世界需要快乐的妈妈,胜过完美的妈妈。“当你活出生命的舒展, 家,才会成为流动的港湾。” 祝愿每一位妈妈:在母亲的角色中扎根,在自己的生命里绽放! 来源:达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处理!(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