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佛协与重庆垫江县佛协进行互动交流
4月上旬,重庆市执江县佛教协会会长释智明,带领副会长释有坤、副秘书长张杰、邬昌容等15人来到达州市通川区西圣寺、朝阳寺考察寺院建设情况和佛教中国化打造的具体做法。4月中旬,达州市政协常委、市佛教协会会长身祥大和尚应邀带领副会长释有慧、监事会主任释善意、办公室主任一行5人,前往重庆市垫江县太平禅寺举行的《太平牡丹 国色芳华》佛教中国化书画展进行参观学习。
智明会长一行首先到西圣寺进行参观,了解西圣寺20多年来,是怎样从没有一砖一瓦到建成达州市最大的一座禅宗丛林。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西圣寺监院释果成,简单介绍了西圣寺的来历及形成过程,对开山祖师释身祥的奋斗历程作了简要介绍。该寺是身祥会长1996年初,带领四众弟子,靠吃土豆、红苕、睡蓝盘艰难度日,肩挑背磨建造出来的。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殿、藏经楼、极乐堂、药师殿、五观堂、居士楼等20多个殿堂,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规模雄伟壮观。
来到朝阳寺,市佛协监事会主任、大兴寺住持释善意法师介绍说:朝阳寺由龙爪塔和寺院建筑两部分组成。气势宏伟的龙爪塔,高 30 米,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塔身白檐墨黑,砖石结构,六面八层,塔身周边佛像庄严、塔内梵音不绝。登上塔顶俯瞰洲河、碧波荡漾。远眺达城,心旷神怡。古诗云:“临河玉印镇江滨,倒印山形妙有神,一派清波沉月魂,千寻碧波荡龙鳞。”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有“凤凰之山何蜿蜒,龙爪欲攀天”之佳句。魏传统将军有诗云:“暮宿塔坨不欲归,晨上云层看朝辉,乐向通川归址事,喜看凤凰展翅飞。”明代无垢和广玉和尚任住持时,盛极一时,僧众百余人。清嘉庆18年(1813年)和光绪14年(1888年)先后两次对朝阳寺进行了大规模维修。2017年达州市市委、市政府对朝阳寺周边进行全面打造,寺院以白塔为突出靓点,整个建筑以大雄宝殿和白塔为中心,围绕大雄宝殿和白塔建成四合院。王居士又赋诗曰:“玉印独耸三界端,白塔鲁班最争先;湿地公园收眼底,古木参天围其边。莲台托佛众生拜,云绕焚音似神山;古塔新寺呈盛景,祥云氤氲瑞气翻。”在佛教中国化走廊前,详细介绍佛教中国化打造的情况。佛教中国化共打造有几个板块,每个板块各反映一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图文并茂。有先圣对佛教中国化的论述,有人才培养,有规范化管理,更有寺院建设发展等,看完精美的制作,释智明会长一行赞誉不绝!参观完后,智明会长并分别为西圣寺、朝阳寺赠送了他亲书的书法作品。
4月13日,身祥会长一行到垫江县观摩学习《太平特丹 国色芳华》佛教中国化书画展。千年古刹的太平禅院坐落在垫江县太平镇牡丹村六组,距垫江县城8公里,离太平镇3公里,是垫江县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之一。毗邻“百灵山”之上,清明时节,从寺院顶端放眼望去,满园牡丹争相开放,蔚为壮观。历代高僧们在寺院内外广植花木,如牡丹、玉兰、海棠、罗汉松等,真有禅房花木深的意境,古诗“牡丹争香客,诗坛聚人才”好似早有预示这次书画展。该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建设“四化”寺院活动,不断推动佛教中国化建设,积极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该禅院利用垫江牡丹,沾尽天地之灵气,汲取日月之精华,机具灵性,是富贵、吉祥、平安、好运的象征,在太平禅院开设书画基地,圆了许多书画雅士梦寐以求有一处健康、富贵、吉祥,聚积能量场地的梦。还巧妙地把牡丹文化和佛教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牡丹环绕,佛光普照的奇妙而又独特的景观。此次活动丰富了建设“四化”佛教活动场所的内涵,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身祥会长,有慧副会长一行与垫江政协副主席刘洪君、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董文权、县民宗委主任吴盛海一道,详细欣赏百余幅书法、绘画作品,并特地与部分绘画作品和来自全国各地那些展示才艺的书法绘画高手合影留念。
达州佛教协会与重庆市垫江县佛协通过友好交往交流,达到相互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为佛教中国化打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王忠权 释果成 张杰 邬昌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