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街道|川东北少见的中西合璧场镇建筑【序号】四川·达州·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之一【文保名称】清河街道建筑群【地址】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清河镇老街【文保历程】1990年8月公布为大竹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5月公布为达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公布为四川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保概况】清河街道建筑群,又名姚家场,民国九年(1920)由开明绅士范先级(范绍增之父)等乡绅集资拓宽街道,修茸街面。民国二十年(1931),范绍增(国民党起义将领、爱国抗日名将)在上海结合希腊建筑风格,制成图纸带回家乡,在原建筑群的基础上,出资改造成现在的风格。整个建筑群仿西式圆柱上下两层通廊砖木结构,全长418米,占地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群呈L形布局,穿斗式,悬山顶,一楼一底两层楼房。街道两旁均有上下2.25米宽的通廊和各有排列一致的108根仿希腊式砖砌花头圆柱,在底层和二层楼间隔处的圆柱中部,装饰浅浮雕的四大名著相关人物,配走兽、花鸟鱼虫等图案,圆柱顶部饰有雕花。二层楼装有木栏和木窗,屋内以木墙和雕花木窗间隔,全为木板楼面,并有积水透光小天井。街南北各有一道栅子门,上有郭举人亲笔手书的“清场雅镇”和“河引义源”字匾。此外,在离清河场镇约一公里的地方还有一处叫哨楼湾的民居,为当年范绍增将军驻军的地方。据说这里始建于明永乐年间,逃难的皇帝朱允文经江浙辗转入川,在这里隐居长达三十年。范绍增将军驻军后,在此修建了高6层的哨楼,惜现在的哨楼为后来重建的。![]()
![]()
![]()
![]()
![]()
![]()
![]()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