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农业专家王斌龙博士赴宣汉县调研大樱桃(车厘子)社会化服务模式!
2月20-22日,大樱桃产业化研究学者、汉中市大樱桃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汉中市大樱桃产业技术协会首席专家王斌龙,汉中市大樱桃产业技术研究院社会化服务中心主任张婷赴宣汉县调研大樱桃(车厘子)社会化服务模式。
在交流会上,汉中市大樱桃产业技术研究院社会化服务中心主任张婷从“生产托管、技术依托、技术配套农资产品、机械化智能化在汉中市大樱桃生产中的应用”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汉中市大樱桃社会化服务模式。
汉中市大樱桃产业技术研究院、汉中市大樱桃产业技术协会首席专家王斌龙对汉中市大樱桃技术落地推进的方法以及进一步成立秦巴大樱桃产业技术联盟的构想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建立区域互通区域之间相互扶持交流,共建秦巴大樱桃品牌,秦巴区域大樱桃共建共享共同集成技术成果,实现大樱桃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
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谢正伟表示,大樱桃社会化服务中心的成立对大樱桃发展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市场化运作将会使秦巴大樱桃更有生命力,对秦巴大樱桃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外聘专家、南坪镇领导干部黄义兴在交流中指出,汉中市大樱桃是国内露天大樱桃最早成熟产业区域,宣汉大樱桃是国内大樱桃生育期最长产业区域。
两地各有特色,同属秦巴区域特产。都是受到秦巴区域特殊气候条件的恩赐。我们要协同发展,共同做好温湿区域大樱桃产业技术集成和落地,为秦巴大樱桃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与会专家针对宣汉县车厘子种植地块分散,标准化管理程度参差不齐,效益低下;业主们理念不一致,适合当地温湿地区的《生产技术规程》不能落地,导致问题百出;管理技术碎片化严重,不能因园、因品种、因气候的差异精准系统化生产管理,制约车厘子产业良性发展;各园区结果率高低不一、商品果比例低、生产投入误区大,机械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建议采取统一标准、系统管理、跟踪技术落地,修剪、施肥、割草、植保社会化有偿服务的方式,促进宣汉县车厘子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对汉中市大樱桃产业技术研究院社会化服务中心协助宣汉县水果协会车厘子分会成立社会化服务中心给予高度认可,鼓励宣汉县水果协会车厘子分会大胆尝试大樱桃社会化服务工作。大家一致认为,大樱桃社会化将是大樱桃技术落地的一股新生力量。
王斌龙一行还深入宣汉县峰城镇、华景镇、南坪镇等车厘子(大樱桃)产业园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宣汉县车厘子(大樱桃)种植、管护以及产量、品质情况。
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谢正伟、宣汉县农业农村局调研员冯开斌、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外聘专家黄义兴、宣汉县茶果站宣汉县农机站、宣汉县植保站负责人陪同调研。
(伍福国 供稿)